中国公众科学素质促进联合体 2020年度工作要点
<p>2020年,中国公众科学素质促进联合体(以下简称联合体)将围绕“健全机制、突出重点、打造品牌、提升影响”的工作主线,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加强联合体成员沟通交流,打造有影响力的奖项和活动,带动联合体社会影响力提升。重点开展以下工作:</p><p>一、完善机制建设</p><p>完善联合体理事会议事规则和工作机制,明确秘书处工作职责,推动联合体有序发展。</p><p>(一)组建秘书处。承担联合体综合事务、整体策划、宣传交流、培训等相关工作。初期秘书处工作人员为5人,通过联合体成员单位和其他单位选派人员。</p><p>(二)制定相关制度。基于《联合体规程》等文件,制定《联合体主要会议议事规则》和《联合体秘书处工作手册》等相关制度,进一步明确理事会和秘书处工作职责,推动联合体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p><p>(三)召开工作会议。按照联合体规程,每年召开1次理事会全体会议,2次常务理事会会议,不定期召开理事长办公会议,研讨联合体重点工作,制定发展规划,明确年度任务等。考虑疫情现状,今年开会频次和方式可灵活调整。</p><p>(四)开展课题研究。加强联合体制度体系研究、成员单位资源分析等,明确联合体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结合新纲要编制工作,制定联合体发展规划。</p><p>(执行计划:4月完成秘书处工作组建、完成《联合体理事会议事规则》和《联合体秘书处工作手册》等相关制度;12月完成联合体发展规划建议。)</p><p>二、信息沟通交流平台建设</p><p>建立信息沟通交流平台,加强成员单位间的合作沟通,增强联合体凝聚力,2020年将重点建设三个交流平台:</p><p>(一)编制双月刊。面向联合体成员(尤其是成员单位领导)的非实时交流平台,编制双月刊《联合体工作通讯》(暂定),以科普工作政策解读、联合体工作信息发布、成员典型案例交流为主。形式以电子期刊为主,印制少量纸质版。</p><p>(二)创建企业微信。面向联合体成员的实时交流平台,采用企业微信协同办公系统,由秘书处创建,促进秘书处与成员单位、成员单位间的实时信息交流沟通,确保各类信息在联合体成员间的畅通。</p><p>(三)打造联合体官方网站。面向社会公众和成员单位的即时信息发布平台,打造联合体官网,面向公众宣传联合体成员和联合体的工作,展示各成员单位在开展疫情防控和科普宣传方面的工作。通过联合体网站的建设,实现秘书处和成员单位之间信息发布与共享的平台,逐步建立基础数据资料信息库,实现信息资源共享。</p><p>(执行计划:3月完成企业微信页面布局、功能设置、组织机构等初始化工作,并完成联合体成员单位相关人员注册;5月起,出版第一期双月刊;7月完成网站第一阶段建设,进入网站完善和运维期。)</p><p>三、设立必要的工作委员会和专业委员会</p><p>结合联合体2020年重点工作开展需要,推动建立工委会和专委会。</p><p>(一)设立奖励工委会。推动联合体奖项的设立与组织,包括完成奖项名称、奖励范围和评奖方式等方案设置,以及奖项评选、奖励推荐等组织工作。</p><p>(二)设立国际交流工委会。加强联合体与国际权威领域的对话与合作,包括策划组织联合体国际合作交流活动,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科普工作互动,共享资源成果,提升联合体国际影响力等工作。</p><p>(三)设立医学健康专委会。设立医学健康专委会,开展医学健康科普领域学术交流、对医学健康领域科普作品和活动进行科学性把关等专业性指导。后期与成员单位商谈后,根据工作需要设立相关专委会。</p><p>(执行计划:6月底前设立奖励工委会和国际交流工委会;7月底前设立医学健康等相关专委会。)</p><p>四.管好用好专项基金</p><p>正式成立专项基金,支持联合体开展活动,不断提升社会化科普服务水平。</p><p>(一)正式设立专项基金。在中国科技馆发展基金会正式设立专项基金,成立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制定和完善相关管理制度,研究明确专项基金使用范围和本年度使用额度,督促捐赠单位资金到账。由捐赠方、中国科协科普部、基金会派员共同组成。</p><p>(二)确定基金支持项目。与捐赠单位洽谈沟通基金使用方向,并收集成员单位提出的基金使用申请,形成方案经管委会审议和中国科技馆发展基金理事会审批后,确定专项基金支持的项目,推动项目执行。</p><p>(执行计划:4月设立专项基金,完成《专项基金管理办法》,成立基金管理委员会;5月捐赠基金基本到位,确定基金使用总体要求;7月研究确定基金支持项目。)</p><p>五.设立权威科普奖项</p><p>设立国内最具影响力的科学传播大奖,对科普工作中突出的个人、作品等进行评选表彰,给予适当的物质激励,打造国内科普界“奥斯卡”。</p><p>明确奖励名称和奖励方式,突出设奖目的与权威影响力;明确奖励范围与对象,重点对在科普工作中长期坚持、有突出贡献的人物进行社会化表彰;明确评审程序,确定评审标准、评审程序和评审方式等。</p><p>(执行计划:7月提交奖项设置方案,8月完成理事会审批,9月发布评奖通知并做好评选工作。)</p><p>六.广泛支持和动员成员单位开展科普活动</p><p>以联合体的名义参与主办重大科普活动,同时鼓励和支持成员单位积极开展科普活动,提升联合体的社会影响力。</p><p>(一)参与重大科普活动。组织成员单位积极参加全国科普日、典赞、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等品牌科普活动。借助重大科普活动,宣传展示联合体成员单位特色科普资源,提升联合体影响力。</p><p>(二)开展联合体品牌活动。以联合体名义开展有影响力的科普活动。发挥成员单位优势,结合本领域行业主题日开展活动,建立联合体科普资源目录,鼓励和支持联合体成员单位向公众开放科普资源等。</p><p>(三)开展表彰鼓励活动。开展表彰奖励,激励更多联合体单位积极开展科普活动。拟结合纲要实施十五年表彰活动,将联合体部分成员单位纳入到表彰范围内。</p><p>(执行计划:5月完成联合体科普资源目录;9月动员成员单位参与科普日活动;12月开展表彰奖励。)</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