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理学会是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联合会和亚太物理学会协会的成员,并与美国物理学会、欧洲物理学会、英国物理学会、韩国物理学会等多个国家/地区的物理学会建立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关系。
中国化学会是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亚洲化学学会联合会等7个国际组织的成员。
中国气象学会在成立之初即将气象科普宣传作为重要使命之一,多年来,已建立了完善的气象科普机制和组织体系。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作为国家一级学会和国内环境领域最高学术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环境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是国家环境保护事业和创新体系的重要社会力量。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积极开展科普活动,主动参与中国科协全国科普日、科普活动周、中国科普产品博览交易会等相关活动。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科普工作以特色科普赛事为主。科普赛事本着为产业、行业培养人才的目的已经走过十年。中国大学生方程式系列赛事为汽车制造大赛,油车赛创立于2009年是中国汽车产销量超越美国之时启动的赛事,是汽车产业由大到强的人才保障。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设有专职科普部, 打造“ 电力之光” 科普品牌, 围绕中国科协要求开展各项工作,多次被评为“全国学会科普工作优秀单位”称号。
中国电子学会是民政部5A级全国学术类社会团体、人社部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中国科协首批科普中国共建基地。
中国通信学会(China Institute of Communications,CIC,以下简称“学会”)成立于1978年, 是在民政部注册登记、具有社团法人资格的国家一级学会,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业务主管单位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中国公路学会成立于1978年8月28日,现有14个分会、7个内设专门机构、3个期刊出版发行机构、3个经济实体、1个职业化办事机构,80%的地市级都有公路学会组织
中国宇航学会组建了专业科普传播团队和不断完善的科学普及服务体系,在航天科普活动、航天科技特色教育、航天体验营、航天科普展会和科技馆建设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中国核学会于1980年正式成立,同年加入中国科协。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核科学技术工作者自愿结成、依法登记,具有法人资格的全国性、学术性、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核科学技术工作者的桥梁纽带,是发展我国核科学技术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
近年来,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通过主办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推出“彩虹系列”科普读物、举办风电科普活动、认定“ 中国可再生能源科普教育基地”、制作科普视频等方式, 不断提升科普能力、丰富科普工作内容和创新工作方法。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作为中国食品科技界的代表,参与组织影响中国食品工业与科技发展的重要决策咨询工作,是食品科技学术交流的主渠道,科普工作的主力军,民间国际交流的主要代表。
中国复合材料学会,作为行业唯一的国家级学术社团,在中国科协指导与复合材料界科技工作者支持下,围绕“四服务一加强”,开展了学术交流、科学普及、产学研对接、承接政府职能转移等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自主创办的品牌活动主要有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大会、中国人工智能大会、中国智能产业高峰论坛、中国AI+创新创业大赛,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等。
在农业农村部和中国科协的共同领导下,中国农学会深入实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和乡村振兴农村科普联合行动,扎实开展科技助力精准扶贫,积极引导农民科学生产、健康生活,助力提升农民科学素质。
作为我国林业和草原界历史最悠久、学科最齐全、组织体系最完善的公益性科技社会组织,中国林学会是林业和草原科普事业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中华医学会成立于1915年,是中国医学科技工作者自愿组成并依法登记的学术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是发展我国医学科学技术和卫生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
中国药学会拥有4名中国科协聘任的全国首席科学传播专家,科学传播专家团人员逾200人;拥有丰富的科普资源,是“科普中国”和“学习强国”的主要药学科普知识提供者
中国营养学会成立于1945年,是全国性、学术性、非营利性的法人社会团体,是发展我国营养科学技术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 是党和政府联系我国营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 是拥有理事会、党组织、监事会和38500余名会员、14个工作委员会、22个分会以及26名专职职工的现代科技社团。
中国抗癌协会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注册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肿瘤学科的国家一级学会。
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以下简称协会)成立于1981年6月,是由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和相关单位自愿结成的专业性、全国性、非营利社会组织,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直属学会,秘书处设在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
中国航空学会
中国地震学会
中国粮油学会(以下简称学会)1985年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