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学会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全国性自然科学学会之一,于1924年10月10日在青岛成立,一直以谋求“气象学术之进步与测候事业之发展”为宗旨。蒋丙然、竺可桢、赵九章、叶笃正、陶诗言、章基嘉、邹竞蒙、曾庆存、伍荣生、秦大河、王会军等著名气象学家先后担任学会理事长。拥有近140家会员单位,41000余名会员,分七个学科群设有35个学科委员会和4个工作委员会,基本实现了全行业主要单位和学科领域全覆盖。经过多方努力, 在促进气象学科发展、推动气象学术交流、加强气象科技奖励、开展气象科技咨询、普及气象科学知识、创办气象核心期刊、培养气象科技人才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民族气象事业的发展和现代气象科学的建立及加快气象现代化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国气象学会在成立之初即将气象科普宣传作为重要使命之一,多年来,已建立了完善的气象科普机制和组织体系。当前,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面向社会与公众,发挥气象科学传播专家团队作用,创新气象科普内容与形式,加大气象科普信息化力度,联合社会力量共同开展气象科普工作。努力通过打造主题品牌气象科普活动、构建校园气象科普教育整体解决方案、搭建气象科普商城平台、持续打造“气象e新”新媒体、发挥气象科普教育基地作用等,开展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气象科普工作,为推进《气象科普发展规划(2019-2025年)》实施,提升公众气象科学素质做出积极努力。